臺海網(微博)10月29日訊 據新華網報道,土溝不“土”,反而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。這個位於臺灣嘉南平原的村莊,距臺南市區有60多公里,原來是有豬糞味臭水溝的傳統鄉村,現在卻是島內小有名氣的“農村美術館”。這一切,與36歲的呂耀中和他的伙伴們密不可分。
  呂耀中在臺中長大,是標準的都市人。學習建築藝術專業的他,本可以像父輩一樣繼續留在都市打拼,而命運卻在2003年轉了個彎。那時,呂耀中在臺南藝術大學讀研究生一年級,為了尋找畢業設計的題目,他在朋友推薦下走進了土溝,誰料這一來,他就不想走了。
  “這裡的村民很不一樣。他們的接受能力很強,不守舊,不抗拒外來的東西,同時又有自己的想法,不會一味地接受所有的意見。”研究“社區參與式設計”的呂耀中認為,這既給了他發揮的空間,又能讓他在與鄉親們的溝通中學到新東西,是絕佳的樣本。
  三年半的研究生學習生涯,呂耀中幾乎有三年在土溝度過,還逐漸吸引了學弟學妹、老師和許多專業人士紛紛加入。這塊400多公頃、滿是稻田的土地,成了他們用藝術改變農村環境、關懷鄉村生活的試驗場。
  在這裡,呂耀中這些年輕人帶來了專業的視野,而村裡的老人則有經年累月的生活智慧,兩者在碰撞之中融合,改變的不僅是土溝的風貌,還有設計師們的理念。
  為土溝最後一頭水牛修建牛舍,是呂耀中與村民的第一次合作。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,土溝的水牛銳減。呂耀中他們拿出了十足勁頭,為這最後一頭水牛精心設計了“炫酷的牛舍”,還製作了3D模擬圖,為村民展示其中的“人工力學”與“建築氛圍”。然而,村民們的反應很直接:“沒錢,也沒人會做。”最終,他們只得推翻重來,跟當地的泥瓦匠師傅,用土埆磚和傳統工法建起了牛舍。
  這次經歷讓呂耀中認識到,自己先前的學院派做法在農村社區改造中是多麼脫離現實。此後,他的設計方案都是跟村民在現場比划出來的,而在與村民們聊天時聽到的許多故事也都成了他的靈感來源。
  村裡的老人告訴他,小時候常常從樹上跳到溪里游泳,還喜歡在岸邊用小石子打水漂。呂耀中據此做了彩虹樹、鵝卵石、浪花造型的裝飾景觀,並請村裡阿公阿婆畫了記憶中看到的昆蟲、動物等,再找人刻在石頭上。他將這組裝飾放在了“鄉情客廳”,這個由廢棄豬舍改造而來的供村民聚會、學習的公共空間,是呂耀中的畢業作品,也成了土溝的代表性建築之一。
  2008年,呂耀中和另外兩個長期待在土溝的伙伴成立了一家設計工作室,取名“水牛設計部落”。那時,土溝最後那頭水牛也已被轉移,但呂耀中認為,水牛代表的勤勉、吃苦、耕耘的精神是從事社區改造的人值得學習的品質。
  然而,在農村開設計師工作室,最初並不為人所理解。“公司剛成立時,稅務部門還來調查,以為我們是騙子,因為不相信有人會在農村開設計公司。”呂耀中笑著回憶。他認為,以城市為目標群體的設計公司太多了,而農村則是尚未開發的領域,他不想做分母,而要走一條不同的路,留在土溝,因為他的作品都在這裡。
  “我常開玩笑說,比爾·蓋茨在車庫裡開始創業,我們的第一個案子則是在一張餐桌上,用兩台筆記本電腦完成的。”呂耀中說,公司目前運行穩定,員工擴充到6人,承接的項目越來越多,還在深圳做過一單業務。
  在呂耀中的感召下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了這個臺南鄉村。他們來自臺灣各地,有的是來做社區改造實踐的,有來做志工的,還有的跟呂耀中一樣,最終留下來開設公司,做文創、音樂、深度旅行、建築師事務所……一些村裡的年輕人也回到家鄉,開起了木匠工作室,賣冰品,或在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任職。呂耀中的妻子也辭去了臺北的工作,與他在這裡定居下來。
  土溝,一個曾走向“空心化”的落寞村莊,如今重又煥發了青春。2012年,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聯合呂耀中等人,推出了“村是美術館,美術館是村”的“土溝農村美術館”概念,開始對外展出。2014年度的活動於10月4日拉開帷幕,邀請了許多外地的設計團隊來土溝進行創作,還吸引了大量游客。
  但呂耀中的“土溝夢”並沒有止步於此,今年11月初,他將帶著土溝的故事,去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鄉村文明發展論壇。此前,他已在重慶大學分享過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,引起了大陸一些研究鄉村問題的學者、學子的濃厚興趣。“我想,我的案例讓他們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。”呂耀中說。(記者韓淼 陳鍵興)
  (原標題:土溝與水牛:一個臺灣都市青年的“農村藝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28hwxc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